湖南專升本報名將近,你選好專業了嗎?如今已到10月下旬,按往常情況,23年專升本政策及報名該陸續提上日程了。
很多同學還在糾結自己應該選哪個專業,小編今天就從幾個方面指導大家做好升本專業的選擇。
2023年考生必看,2023年湖南專升本考試爭取在4月底之前完成
點擊查看:2023年湖南專升本政策有可能繼續改革
點擊加入:2023年湖南專升本考生交流群,和其他考生一起學習吧!
專業對照表
湖南省教育考試院會提供專業對照表,考試可以根據專業對照表,選擇與專科專業相符的本科專業報考。除了個別冷門專業外,很多同學都會有至少兩個以上的專業選擇,同學們可以從中挑選自己想要報考的專業。
點擊查看:湖南專升本考試對應專業指導目錄
可以跨專業報考或者沒有報考專業要求的同學可以先選擇報考院校再挑專業。
對比專業報考難度
根據2022年公布的專升本報考數據,重點了解錄取分數線,這是最能直觀反映出考試情況。
除此之外,招生人數也是體現一個專業難度的重要指標。
點擊查看:2022年湖南專升本院校錄取率排行
不太建議報考歷年招生人數都較少的專業,因為招生人數少,分數線波動的可能性就越大。
真題怎么找:22年專升本真題正在持續整理中,大家可以關注【湖南專升本之家】微信公眾號,了解湖南專升本的相關資訊,避免漏掉重要信息。回復【備考禮包】免費領公眾號真題資料(公共課+專業課)!
綜合考量
同學們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了解自己:
學科基礎
湖南專升本考試的考試科目:英語/高數和專業課兩門,部分院校是語文和專業課兩門。
點擊查看:2022年湖南專升本考試科目及招生計劃【47所院校匯總】
就英語來說,如果高考英語在120分以上,四級在500分以上算是基礎較好的,如果四級沒有通過,或者高考英語低于60分,基礎就相對一般。
就專業課來說,主要的衡量標準是大學期間是否開設相關課程,以及期末的考試成績。
綜合考試的兩個科目來看,如果兩門課程基礎都比較薄弱,那么在選擇一些競爭激烈的專業時,就要格外慎重。
備考時間
備考時間是直接影響復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成績是和有效備考時間成正比的。
很多同學在大三會有強制實習,這會擠占很多復習時間,如果自己沒有提前進行備考,那建議選擇競爭壓力相對小的專業。
學歷與專業的偏好
不同的人,選擇專升本的原因和目的也不盡相同。如果你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本科學歷,不怎么看重專業和學校,那么可以適當選擇一些冷門、省控線較低的專業,這樣會更容易上岸。
但是冷門專業日后就業前景問題就需要多多考量了。
個人喜好
興趣愛好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原專業還是相近專業,如果有自己喜歡的專業可以重點考慮。
未來發展
1 、本科就業
一般而言,某個工作崗位的上手難度越高,它各方面的待遇就會越好,當然對學校期間的知識儲備要求,也會更高。如果某個專業范圍過窄,雖然專業性很強,但可選擇的行業和公司就十分有限,畢業很難找到工作。如果某個專業范圍過寬,專業性就會打折扣,可替代性會增加,畢業很難找到起步比較好的工作,比如會計專業。
2 、考研升學
考研甚至讀博,也可以作為選擇本科專業的參考。比如專科的汽車營銷與服務,既可以報考車輛工程專業,也可以報考工商管理,如果選擇后者,考研基本就是必須的了。再比如漢語專業,未來想讀新聞類的研究生,那么就要避免選擇報考播音與主持藝術。
3 、考公考編
很多同學可能本科畢業后,想考公務員或者事業編,但是很多崗位會有嚴格的專業限制。如果未來想進體制內,那么可以提前了解國考、省考部分崗位的專業而要求,本科專業也要避免報考一些過于冷門的專業。
4 、理性看待熱門專業
注意:特別熱門和冷門的專業都不容易就業。
當下熱門的專業,在三年五年后,未必依舊炙手可熱,甚至可能成為畢業生過多的“紅牌專業”。在選擇當下的熱門專業時,一定要慎重考慮的。
跨專業考慮要慎重
部分地區仍允許考專業報考,對于跨專業,湖南專升本網建議要慎重。
如果你想跨專業,首先考慮所跨專業的錄取率如何?招生人數怎么樣?分數如何?這些查看下往年的數據就可以心里有數。
很多同學不知道跨專業可不可行,其實最簡單的檢驗方法就是把要跨專業的教材仔仔細細看一遍。專升本考試科目是根據報考的本科專業確定,比如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如果報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則專業課會考高等數學,如果報考電子商務,則考管理學。
如果你在看教材時真能比較順利的讀完一遍,代表知識點掌握起來不是太難,可以考慮跨這個專業(決定后,就要精讀兩遍了,而不是大約看下)。如果看教材都有難度,那還是老老實實的備考本專業吧,畢竟現在剩的時間不多了。
以上就是湖南專升本網給大家推送的湖南專升本報名將近,你選好專業了嗎?~各位考生可加入【湖南專升本考生交流群】與同學們一起交流,或【在線咨詢老師】與專業的報名指導老師開展一對一交流,幫助考生攻克基礎知識薄弱、攻堅考試重點難點等困難,得到專屬于自己的解答。敬請關注我們吧!

湖南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