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工學院專升本考試大綱(會計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目考試內容涵蓋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原理方面的內容,主要考查考生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突出考查考生應用經濟學和管理學等知識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適用報考湖南工學院的專業:會計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
命題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命題的指導思想
全面考查學生對本課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識點的學習、理解和應用的情況。考試題目應涉及考核大綱90%以上的內容。
(二)命題的原則
考慮到該課程內容繁雜,有些對口學校沒開設此課程,命題總原則是:題型多樣化,難易適中,知識覆蓋面相對集中。既考核學生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又考核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考核知識點及要求
本大綱考核要求分為識記、領會、應用三個層次。三個能力層次是遞進等級關系。含義是:
識記:能知道有關的名詞、概念和知識的含義,并能正確認識和表述。是低層次的要求。
領會:在識記的基礎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事實、基本方法,能掌握有關概念、事實、方法的區別與聯系。是較高層次的要求。
應用:在領會的基礎上,能運用基本概念、基本事實、基本方法分析和解釋有關的理論和現實問題。
(一)管理學原理主要內容
1、 管理活動與管理理論
(1)考核知識點:管理及其基本特征、管理者的角色與技能、管理理論。
(2)考核要求:
① 識記:管理的要素(管理的進一步解釋);管理的基本職能及內涵;管理的三大類及十種具體角色;非正式組織的含義及特征。
② 領會: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者的三大技能;管理學的特點;泰羅科學管理理論要點;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霍桑試驗及其結論。
③ 應用:運用管理理論分析實際管理現象和管理行為。
2、決策與決策方法
(1)考核知識點:決策概述;決策過程與影響因素;決策的方法。
(2)考核要求:
①識記:決策的定義;決策的依據、決策的一般過程。
②領會:決策的基本原則;集體決策方法之頭腦風暴法、德爾菲法的特點;經營單位組合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③ 應用:運用決策的影響因素進行案例分析;盈虧平衡分析法及決策樹法的計算。
3、計劃與計劃工作
(1)考核知識點:計劃的概念及性質;計劃的類型。
(2)考核要求:
① 識記:計劃的概念及5W1H的構成要素、計劃的分類。
②領會:計劃的性質;有效目標的特性。
4、計劃與計劃工作
(1)考核知識點:戰略環境分析;計劃的組織實施。
(2)考核要求:
① 識記:外部一般環境的構成要素;行業環境分析的五種力量
②領會:目標管理的基本思想、過程、優缺點;滾動計劃法的原理。
③應用:運用目標管理法進行案例分析。
5、 組織設計
(1)考核知識點:組織結構設計概述;組織的部門化;組織的層級化
(2)考核要求:
① 識記:組織的部門化的含義、內容、任務;組織結構設計的影響因素;管理幅度設計的影響因素。
② 領會:組織結構設計的五大原則;組織部門化的前3種基本形式;組織結構設計的影響因素;管理幅度和層級的關系、組織結構的兩種基本形態的特點。
③ 應用:怎樣看待集權與分權的內涵,怎樣有效授權?
6、組織變革與組織文化
(1)考核知識點:組織文化及其發展
(2)考核要求:
① 識記:組織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② 領會:組織文化的結構、組織文化的內容、組織文化的功能。
③ 應用:學會分析某一具體組織文化的特點
7、 領導
(1)考核知識點:領導和管理;領導理論
(2)考核要求:
① 識記:領導權力的來源、領導特性理論
② 領會:領導行為理論之三大理論,尤其管理方格圖理論的觀點、;領導情景論之權變理論和領導生命周期理論的觀點。
③ 應用:學會運用理論進行案例分析。
8、激勵
(1)考核知識點:激勵的原理、激勵的需要理論、激勵的過程理論 、激勵實務。
(2)考核要求
① 識記:激勵的概念與對象、激勵的本質、激勵作用。
② 領會:需要層次論、雙因素理論、公平理論、期望理論、強化理論、X理論和Y理論的主要觀點及啟示作用。
③ 應用:學會運用理論進行案例分析。
9、 溝通
(1)考核知識點:溝通的原理 ;有效溝通的實現 。
(2)考核要求
① 識記:溝通及其過程、溝通的類別、重要性。
② 領會:有效溝通的障礙 、克服溝通障礙的準則。
③ 應用:學會運用理論進行案例分析。
10、 控制與控制過程
(1)考核知識點:控制的工作內容及要求、類型
(2)考核要求
① 識記:控制的必要性及含義、控制的過程。
② 領會:有效控制的特征 ;前饋控制、反饋控制、同期控制三大控制類型的特點。
11、 控制
(1)考核知識點: 控制方法
(2)考核要求
① 識記:常用的控制方法。
(二)經濟學主要內容
1引論
(1)考核知識點: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現代經濟學的演變、對待西方經濟學的態度。
(2)考核要求:
①識記: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經濟學的定義、稀缺性。
②領會:經濟學的基本問題、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
③應用:對待西方經濟學的態度。
2供求理論
(1)考核知識點:需求理論、供給理論、價格的決定、需求價格彈性、彈性的應用。
(2)考核要求:
①識記:需求的定義、影響需求的因素、供給的定義、影響供給的因素、均衡價格的定義、需求價格彈性的概念、需求彈性的分類。
②領會:需求的變動和需求量的變動、供給的變動和供給量的變動、需求定理、直線型需求函數;理解需求曲線移動的原因;供給定理、直線型供給函數。理解供給曲線移動的原因。均衡價格的形成過程。需求及供給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供求定理。需求價格彈性。理解需求價格彈性的含義。各種因素如何影響需求彈性,需求價格彈性與總收益之間的關系。
③應用:運用供求模型計算均衡價格,分析現實經濟現象。
3消費者行為理論
(1)考核知識點:欲望與效用、邊際效用分析與消費者均衡、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與需求定理、無差異曲線與消費可能線、無差異曲線分析與消費者均衡。
(2)考核要求:
①識記:欲望的概念、效用的概念、基數效用論的概念、序數效用論的概念、總效用及邊際效用的概念、消費者均衡的概念、無差異曲線的概念、消費可能線的概念。
②領會:基數效用論與序數效用論的差異及不同的研究方法、總效用與邊際效用的關系。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消費者均衡的條件、無差異曲線的特征、消費可能線的斜率、消費可能線的變動。
③應用:運用消費者均衡的條件做出消費決策、運用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解釋需求定理、無差異曲線與消費可能線、運用無差異曲線和消費可能線在圖上找出消費者均衡點。
4 生產者行為理論
(1)考核知識點:生產與生產函數、邊際收益遞減規律與一種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規模經濟與兩種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短期成本分析、長期成本分析、機會成本、收益與利潤最大化
(2)考核要求:
①識記:簡單生產函數Q=f(L、K),規模經濟的概念;內在經濟與內在不經濟的概念;外在經濟與外在不經濟的概念。等產量線的含義;等產量線的特征;等成本線的含義;等成本線的斜率、短期的概念;可變成本與固定成本的概念及區別;短期總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邊際成本的概念。長期的概念;長期總成本、長期平均成本、長期邊際成本的概念。總收益、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的概念;利潤最大化原則: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
②領會: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的概念及其關系,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內在經濟與內在不經濟的原因;外在經濟與外在不經濟的原因。生產要素最適組合的邊際分析;機會成本的概念;等成本線的移動。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短期總成本、固定成本、可變成本的變動規律及其關系;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變成本的變動規律及其關系;短期邊際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可變成本的變動規律及其關系。長期總成本的變動規律;長期平均成本曲線與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的關系;了解不同行業的長期平均成本變動情況;長期邊際成本與長期平均成本的關系。總收益、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之間的關系;利潤最大化原則MR=MC。
③應用:解釋一種生產要素的合理投入所處區域。將等產量線與等成本線合在一個圖上,找出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解釋短期邊際成本、短期平均成本與短期平均可變成本之間的關系。解釋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特征;解釋不同行業長期平均成本遞增、遞減及不變的原因。機會成本及其他。運用利潤最大化原則確定廠商的產量。
5 市場理論
(1)考核知識點:完全競爭市場上的廠商短期均衡、完全競爭市場上的廠商長期均衡
(2)考核要求:
①識記:市場結構的類型及特征;完全競爭的含義、完全壟斷市場上的廠商均衡;壟斷競爭市場上的廠商均衡、寡頭壟斷市場上的廠商均衡、不同市場的效率;壟斷的含義;壟斷市場上的行業需求曲線也就是一家廠商的需求曲線;壟斷競爭的含義;寡頭壟斷的含義;寡頭壟斷的市場特征。
②領會:完全競爭的條件;完全競爭市場上的價格與需求曲線對于個別廠商來說是同一條由既定市場價格出發的平行線;完全競爭市場的廠商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都等于價格;完全競爭市場上廠商的停止營業點;形成壟斷的條件,壟斷廠商的平均收益與邊際收益的變動規律及相互關系;引起壟斷競爭的條件;形成寡頭壟斷的條件,寡頭壟斷市場上的廠商均衡。
③應用:利用利潤最大化原則分析完全競爭市場上廠商短期均衡時的產量決定與盈利狀況,分獲得超額利潤及存在虧損兩種情況。利用利潤最大化原則分析完全競爭市場上廠商長期均衡時的產量決定與盈利狀況:廠商既無超額利潤又無虧損,在長期平均成本的最低點上達到均衡;利用利潤最大化條件分析壟斷市場上的短期均衡;利用利潤最大化條件分析壟斷市場上的長期均衡;比較各種市場類型,對寡頭壟斷市場進行評價。
7 要素價格理論
(1)考核知識點:生產要素的需求與供給、工資理論、利息理論、地租理論、利潤理論。
(2)考核要求
①識記:生產要素的報酬;生產要素需求的性質。要素的邊際生產力概念。工資的概念。利息的概念。正常利潤的概念。超額利潤的概念。洛倫斯曲線與基尼系數的概念。
②領會:影響生產要素需求的因素。完全競爭市場上的生產要素需求曲線即生產要素的邊際收益曲線。各種生產要素的供給特點。廠商對勞動的需求主要取決于勞動的邊際生產力。勞動的需求與供給共同決定了完全競爭市場上的工資水平。為什么要給資本支付利息。用投資和儲蓄來說明利率的決定。超額利潤產生的三個原因。
③應用:解釋“向后彎曲的”勞動供給曲線。利息理論分析利息在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土地的需求和供給共同決定地租,由于土地的供給是固定的,所以地租的高低取決于對土地的需求,即取決于土地的邊際生產力。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運用洛倫斯曲線與基尼系數判斷一國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
8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1)考核知識點:不完全競爭、外部影響、公共資源與共物品
(2)考核要求
①識記:市場失靈及原因、搭便車、尋租、外部影響、生產的外部經濟、生產的外部不經濟、消費的外部經濟、消費的外部不經濟、科斯定理、公共資源、公共物品、排他性、競用性。
②領會:壟斷與低效率、對壟斷的公共管制、科斯定理。
③應用:公共物品的最優數量。
9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1)考核知識點:宏觀經濟學研究對象,國民收入各個總量的概念及其關系,國內生產總值的概念;掌握國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國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凱恩斯的消費理論、兩部門、三部門、四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乘數的相關概念。
(2)考核要求
①識記:國內生產總值的概念、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凈值、國民收入、個人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名義GDP與實際GDP、GDP折算指數。均衡產出的概念、投資等于儲蓄。消費函數、儲蓄函數、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的關系、家戶消費函數和社會消費函數。相對收入消費理論、生命周期的消費理論、永久收入的消費理論、影響消費的其他因素、乘數。
②領會:總產出、總收入與總支出的關系、兩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四部門經濟的收入構成及儲蓄—投資恒等式、。
③應用:用支出法核算GDP、用收入法核算GDP、兩部門經濟中收入的決定—使用消費函數決定收入、使用儲蓄函數決定收入、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三部門經濟中的各種乘數;四部門經濟中的國民收入的決定。
10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
(1)考核知識點:投資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IS曲線和LM曲線的概念及其移動;貨幣需求動機和貨幣需求函數;利率的決定;IS―LM模型的分析方法;凱恩斯的主要理論內容。
(2)考核要求
①識記:實際利率與投資、資本邊際效率的含義、資本邊際效率曲線、投資邊際效率曲線。貨幣需求動機、流動偏好陷阱、貨幣需求函數。
②領會:IS曲線及其推導、IS曲線的斜率、IS曲線的移動。貨幣供求均衡和利率的決定。凱恩斯的基本理論框架。
③應用:LM曲線及其推導、LM曲線的斜率、LM曲線的移動。兩個市場同時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均衡收入和利率的變動。
11宏觀經濟政策
(1)考核知識點:IS―LM模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效果;兩種經濟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宏觀經濟政策目標,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工具及其運用,功能財政思想,理解自動穩定器的作用原理。
(2)考核要求
①識記:經濟政策目標、財政的構成及財政政策工具、自動穩定和斟酌使用、功能財政和預算盈余、充分就業預算盈余與財政政策方向、商業銀行與中央銀行、存款創造與貨幣供給、貨幣政策及其工具、擠出效應。
②領會: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影響。
③應用:財政政策效果的IS—LM圖形分析;貨幣政策效果的IS—LM圖形分析;兩種政策的混合使用。
12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1)考核知識點:總需求曲線和總供給曲線的基本形狀與基本含義;總供求曲線的得出過程;總供求的均衡模型和總供求曲線移動產生的效應;用總供求模型去分析經濟波動的凱恩斯主義的理論。
(2)考核要求
①識記:宏觀生產函數與潛在產量、勞動市場均衡。長期和短期在國民收入決定中的特殊含義。古典總供給曲線;凱恩斯總供給曲線;常規總供給曲線。
②領會:總需求曲線的推導、總需求曲線的移動。
③應用:宏觀經濟的短期目標、總需求曲線移動的后果、總供給曲線移動的后果。
13失業與通貨膨脹
(1)考核知識點:失業的類型、失業的影響和降低失業率的對策;通貨膨脹的類型、形成原因、經濟效應和反通貨膨脹的對策;菲利普斯曲線的概念與政策含義。
(2)考核要求
①識記:失業的類型、失業的經濟學解釋、菲利普斯曲線。
②領會:失業的影響與奧肯定律。作為貨幣現象的通貨膨脹、需求拉動通貨膨脹、成本推動通貨膨脹、結構性通貨膨脹。
③應用: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菲利普斯曲線的政策含義、附加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
Ⅱ.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四.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考試形式
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試卷滿分200 分,考試時間150 分鐘。
(二)試卷結構
試卷包括選擇題(可以單選和多選)、判斷題、簡答題、論述題、計算題、案例分析題等。
(三)試題數量及時間安排
《管理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內容各占50%,總分2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四)主要參考教材
1、周三多,陳傳明.管理學(第五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2、《管理學》編寫組.陳傳明.管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3、高鴻業主編.西方經濟學(第七版)(含微觀部分、宏觀部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
4、《西方經濟學》編寫組.西方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以上就是關于“2024年湖南工學院專升本考試大綱(會計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全部內容,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常見問題、相關資訊,如考試動態、招生簡章、統考動態、湖南專升本院校、歷年真題、考試大綱、專升本等相關信息,敬請關注湖南專升本網(http://www.nxwepea.cn/)!

湖南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