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沙醫學院專升本方劑學考試大綱2020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方劑學
課程類別:必修
學 分:4.5學分
總 學 時:72學時
理論學時:72學時
實驗學時: 0學時
先修課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
適應專業:中醫學、針灸推拿專業三年制專科
教 材:賈波 方劑學(第九版)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4;
一、考試目的
《方劑學》課程考試要求學生學生掌握130首基礎方、代表方、常用方的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義以及加減運用。能夠運用所學的組方原理、配伍的基本規律及技巧來分析和解決問題。
課程考試要求由低到高共分為“了解”、“熟悉”、掌握“三個層次對應相應的三級方劑、二級方劑、一級方劑。一級方劑100首,要求學生全面掌握其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及其主要加減變化,尤其要重視體現控制藥物功效發揮方向的配伍技巧及常用配伍結構。二級方劑30首,要求學生熟悉其組成、功用、主治及其主要的配伍關系。三級方劑32首,要求學生了解其功用及主治病證。一級方劑及部份二級方劑要求背誦方歌。
二、命題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命題的總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考查學生對本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學習、理解和掌握的情況。命題的原則是:題目數量、份量適中,范圍較廣,最基本的知識一般占70%左右,稍微靈活的題目占20%左右,較難的題目占10%。以客觀性的題目選擇題為主。
三、考試內容
緒 言
1.熟悉:方劑和方劑學的定義;方劑學的性質、任務及重要性。
2.了解:方劑學的學習方法和基本要求。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方劑學發展簡史
1.熟悉:各歷史階段具有代表性意義的重要醫籍和方書的時代、作者、 主要價值。
第二章 方劑與治法
1.掌握:方劑與病機、治法的關系。
2.熟悉:八法的概念、適用范圍、常用分類、使用注意。
第五章 方劑的煎服法
1.熟悉:服藥時間與服藥方法
第六章 方劑的組成與變化
1.掌握:方劑組成的基本結構;方劑組成變化的三種基本形式。
2.熟悉:方劑配伍的目的。
下篇 各論
第一章 解表劑
1.掌握:麻黃湯、桂枝湯、九味羌活湯、小青龍湯、銀翹散、 桑菊飲、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敗毒散。
2.熟悉: 香薷散、柴葛解肌湯。
3.了解:解表劑的概念、適應證、分類及應用注意事項。
第二章 瀉下劑
1.掌握:大承氣湯、大黃牡丹湯、溫脾湯、十棗湯。 比較:三承氣湯;
2.熟悉: 大黃附子湯、麻子仁丸、濟川煎;
3.了解:瀉下劑的概念,適用范圍,分類及使用注意。
第三章 和解劑
1.掌握:小柴胡湯、蒿芩清膽湯、四逆散、逍遙散、 半夏瀉心湯;
2.了解:瀉下劑的概念、適用范圍、分類及使用注意。
第四章 清熱劑
1.掌握:白虎湯、竹葉石膏湯、清營湯、黃連解毒湯、涼膈散、仙方活命飲、導赤散、龍膽瀉肝湯、清胃散、芍藥湯、白頭翁湯、青蒿鱉甲湯;
2.熟悉:犀角地黃湯、瀉白散、清胃散、清暑益氣湯;
3.了解:清熱劑的概念、適用范圍、分類及使用注意。
第五章 溫里劑
1.掌握:理中丸、小建中湯、四逆湯、當歸四逆湯;
2.熟悉:陽和湯、參附湯;
3.了解:溫里劑的概念、適用范圍、分類及使用注意
第六章 補益劑
1.掌握: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湯、生脈散、四物湯、 歸脾湯、炙甘草湯、六味地黃丸、一貫煎、 腎氣丸、百合固金湯。比較:參苓白術散與補中益氣湯;補中益氣湯與歸脾湯 ; 六味地黃丸與大補陰丸; 六味地黃丸與腎氣丸;
2.熟悉:玉屏風散、左歸丸;
3.了解:補益劑的概念、適應范圍、分類及使用注意。
第七章 固澀劑
1.掌握:牡蠣散、四神丸、固沖湯;
2.熟悉:真人養臟湯、金鎖固精丸、桑螵蛸散、完帶湯;
3.了解:熟悉固澀劑的概念、適應范圍、分類及使用注意
第八章 安神劑
1.掌握:天王補心丹、酸棗仁湯;
2.熟悉:朱砂安神丸;
3.了解:安神劑的概念、適用范圍、分類及使用注意。
第九章 開竅劑
1.熟悉:安宮牛黃丸、紫雪、至寶丹、蘇合香丸;
2.了解:開竅劑的概念、適應范圍、分類及使用注意。
第十章 理氣劑
1.掌握:越鞠丸、半夏厚樸湯、蘇子降氣湯、定喘湯、旋復代赭湯;比較:蘇子降氣湯與定喘湯;
2.熟悉:枳實薤白桂枝湯、天臺烏藥散、金鈴子散;
3.了解:理氣劑的概念、適用范圍、分類及使用注意。
第十一章 理血劑
1.掌握:桃核承氣湯,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復元活血湯、溫經湯、 桂枝茯苓丸、咳血方、黃土湯;
2.熟悉:失笑散、十灰散、小薊飲子、槐花散;
3.了解:理血劑的概念、適用范圍、分類及使用注意。
3.了解:治燥劑的概念、適用范圍、分類及使用注意。
第十二章 祛濕劑
1.掌握:平胃散、藿香正氣散、茵陳蒿湯、八正散、三仁湯、甘露消毒丹、 五苓散、苓桂術甘湯、真武湯、實脾散、獨活寄生湯;
2.熟悉:二妙散、防己黃芪湯、 羌活勝濕湯;
3.了解:祛濕劑的概念、適用范圍、分類及使用注意。
第十三章 祛痰劑
1.掌握:二陳湯、溫膽湯、清氣化痰丸、半夏白術天麻湯;
2.熟悉:貝母瓜蔞散、三子養親湯、止嗽散;
3.了解:祛痰劑的概念、適用范圍、分類及使用注意。
第十四章 消食劑
1.掌握:保和丸、健脾丸;
2.熟悉:枳實導滯丸;
3.了解:消導劑的概念、適用范圍、分類及使用注意。
第十五章 治風劑
1.掌握:川芎茶調散、羚角鉤藤湯、鎮肝熄風湯;
2.熟悉:小活絡丹、消風散、大定風珠;
3.了解:治風劑的概念,適用范圍、分類及使用注意。
四、考試方式和試卷結構
(一)理論課考試
1.考試方式:開卷□ 閉卷√ 機試√ 筆試□ 口試□ 其它□
2.記分方式:百分制,總分為100分
3.考試時量:90分鐘
4.題量:約70題
5.題目類型及特點
(1)選擇題。是在一個問題的若干個答案中選出正確的答案。這類題目是把正確答案與相近的答案或似是而非的答案并列,它具有簡單、明確、客觀的特點。它是既容易得分、又容易丟分的題目。這類題目不需要學生在復習時死記硬背,但對基本結論要理解準確。用這類題目進行考試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理解的準確程度。
(2)填空題。每題題干只有一至兩個空缺,必須詞意都對才能得分。主要是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識記的準確和熟練程度。
(3)名詞解釋題。具有解釋內容較少,并且答案比較規范的特點。是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4)簡答題。屬于中型題目。主要是要求學生針對題干的理解然后用簡單的詞句來闡述答案。介于純主觀表述題和客觀題之間,因而答案是半開放式的。這類題目得分的多少與學生知識點掌握的完整性成正比。用這類題目進行考試的目的,即考查了學生對基本知識理解和掌握的情況,又考查了學生篩選整合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5)案例分析題。屬于大題,也是較難的題目。它是先給出某個病人的臨床癥狀、體征,部分輔助檢查結果,然后學生綜合分析下診斷,寫出分析思路,還需要做哪些檢查及原因等等,它具有包括內容多、廣、活的特點。這類題目的分數一般不會全部丟掉,但也很難全部得到。用這類題目進行考試,主要是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研究現實問題的能力。
6.命題計劃
每學期由教研室討論確定命題計劃,報教學指導委員會審核后,經主管教學副院長審訂后實施,上課時向學生公布(命題計劃樣表見附件)
(二)形成性評價成績
各類課程的考試需記平時成績的,由教研室確定,報院系審核教務處備案后執行。
凡課程考試記平時成績的,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超過30%(實驗等特殊課程的平均成績所占比例可視具體情況增加,但必須報教務處審批)。
形成性評價成績占30%:1.課堂提問(5分)2.課堂出勤(5分)3.方歌背誦(10分)4.課堂測試(10分)
五、教材及參考書目
1.賈波 李冀 方劑學(第九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4;
2.鄧中甲 方劑學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3.汪昂 醫方集解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4.吳昆 醫方考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5. 吳謙.張年順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
2021年湖南專升本考試公告還沒有發布,考生可耐心等待,小編也會第一時間更新最新資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湖南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