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湖南專升本語文中,文學常識是最容易,也是最繁瑣的一環,既然如此,對于考生而言,想要在大學語文上斬獲心儀的分數,需要掌握哪一些必背的知識點呢?今天湖南專升本網匯總了一篇必背外國作家匯總,備考2021、2022年的萌新們,先碼一下!
湖南專升本語文必背考點
提倡“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唐代詩人是:白居易
先秦諸子散文主要以議論為主.
提出“不平則鳴”的是:韓愈
范增這一人物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開創我國文學中“悲秋”主題先河的作品是:宋玉的《九辯》
《劍南詩稿》 是陸游的作品集
《一個和八個》 的作者是郭小川
《道德經》屬于道家的作品
《王貴與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被后世尊為“亞圣”的是:孟子
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屬于:志人小說
我國古代第一部斷代史為:漢書
與孟浩然同屬一派的詩人是:王維
”古來圣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出自:李白的《將進酒》
明清傳奇是:戲曲
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文言短篇小說集為:聊齋志異
岑參是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
寫李楊愛情的詩作是: 《長恨歌》
《詩經》中的《風》:量大,多為民歌
舒婷《致橡樹》的主題是:愛情
“ 也無風雨也無晴”出自:蘇軾的《定風波》
“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語自:《西廂記》
北宋第一個大量創作慢詞的詞人是:柳永
什么是元代散曲中的小令和套數?答: 元代散曲有小令和套數兩種,小令由單支曲子組成,如馬致遠的小令《天凈沙.秋思》;套數是由同-言調若干支曲調連綴而成,如關漢卿的《南呂一枝花不伏老》。“南呂”是言調名,
王實甫在《西廂記》中提出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愛情口號是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 吳中四士”是指張若虛、賀知章、張旭、包融。
在現存唐詩中,哪三位詩人創作存量?
答:白居易,有2888首詩;杜甫,有1465首詩;李白,有1045首詩。
清人王閭運稱 “孤篇橫絕,竟為大家”的詩人是張若虛,‘"孤篇” 是指《春江花月夜》
宋詞分為哪兩大流派,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誰?宋詞兩大流派: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代表人物:蘇軾(北宋)、辛棄疾(南宋)。 婉約派代表人物:秦觀、李清照、賀鑄、周邦彥。
北宋詞人被稱為“二晏”的是晏殊,晏幾道。
明代的”四大奇書”是指哪四本書,各自的作者是誰?
明代的 “四大奇書”及作者分別為:《三國演義》——羅貫中《水滸傳》——施耐庵 《西游記》——吳承恩 《金瓶梅》——蘭陵笑笑生。
明代的“四大傳奇”是指那些作品?
答:《荊釵記》 、《白兔記》 、《拜月記》 、《殺狗記》 。
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包括《南柯記》、《邯鄲記》 、《牡丹亭》、 《紫釵記》 。
張岱的散文集主要有哪兩本?
答:《陶庵夢憶》 和《西湖夢尋》。
李漁(笠翁)在哪本書中系統地論述了戲曲文學的特點及戲曲表演藝術?
答:《閑情偶寄》 。
“詩仙” 和“詩圣”各是哪位詩人,他們的詩歌各具什么特色?
答: 李白是“詩仙”,詩風飄逸;杜甫是“詩圣”,詩風沉郁。
《詩經》形成于上古前 11 世紀至前 6 世紀期間,古稱《詩》或《詩三百》,漢代以后才成為儒家經典。兩漢時代解讀和傳授《詩經》的共有四家,即“四家詩”。
漢代是對《詩經》進行經學解讀的時代,直到宋代,朱嘉等學者另辟蹊徑,開辟了詩經解讀的新類型。
《楚辭》 是一部詩歌總集,.由西漢劉向收集編輯成集。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其題目的意思是遭遇憂患。
《九歌》 中主祭湘水之神的詩篇有《湘夫人》和《湘君》。祭祀對象可以分為天神、地神、人鬼三類。《山鬼》 是《九歌》中最美麗的詩篇,有學者認為描寫的是巫山神女的傳說。
在屈原的作品《天問》中,他一口氣提出了170多個“什么”和“為什么”。
宋人總結楚辭有" 書楚語、作楚聲和紀楚地,名楚物”的特征。
《楚辭》 作為中國第一部文人創作的詩歌總集 ,開創了中國文學發展的新局面。
朱熹對詩人屈原的評價是“天性民彝之善”“忠君愛國之誠心, 不辨自顯”。屈原其人其辭的光芒哺育了后代無數中國文學上的偉大人物,如李白、李賀、蘇軾。
孟子認為人都有“四心”,即仁、義、禮、智。 “制民之產”是孟子提出的。
“道” 是老子哲學的中心概念。
《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老子五千文》。
《莊子》內篇中的《齊物論》、 《逍遙游》、《大宗師》集中反映了莊子的哲學思想。
莊子認為要達到精神的絕對自由,必須做到“無己、“無功”、‘ 無名” ,莊子又把這種精神狀態稱為“心齋”、‘‘坐忘” 。
儒、道兩家文化構成中國思想當中的兩條路向,這兩條路向又互濟互補。
早期法家分為重法、重術、重勢三派,分別以商鞅、申不害、慎道為代表。
戰國末年的韓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綜合了早期法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慎道的"勢”,建立了自己的法家理論體系。
法家的主要代表作有《韓非子》、《商君書》 。
戰國中后期,墨家與儒學并為當時的兩大“顯學”。
墨子認為,先秦社會之所以失范,在于人與人之間不能相愛。他提出“兼相愛、交相利"的政治哲學。
在歷史上齊名并稱《史》《漢》,列我國二十四史的是司馬遷創作的《史記》和班固創作的《漢書》。
司馬遷首先創立了“以人為經,以事為緯”的紀傳體史書體例。
《 史記》被魯迅贊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是一部“成一家之言”、洋溢著激情和個性的文學著作。司馬遷為游俠作傳,主要是歌頌了游俠那種"扶危濟困”的俠義精神。司馬遷為刺客作傳,主要是極力歌頌刺客那種“士為知己者死”的品質。司馬遷充分肯定工商業者經營活動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專門寫了《貨殖列傳》。
班固在《蘇武傳》里塑造了一個"威武不屈,貧賤不移,糞土王侯”的民族英雄的形象。
班固在《蘇武傳》里歌頌了蘇武不計較個人恩怨,而以國家利益為重, 始終堅持民族氣節的高尚品質。
魏晉風度的主要特點是超然與優憤的交織。
從人生的角度看,魏晉南北朝是“人的覺醒”的時代。
《世說新語》 中《傷逝》一章記錄 了魏晉士人悼亡傷逝的言語。
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總結出“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發出沉重的感嘆。
以上就是關于湖南專升本備考語文知識點的全部內容,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湖南專升備考復習、本常見問題、相關資訊,如動態、招生簡章、統招專升本報名、招生院校、歷年真題、考試大綱、專升本等相關信息,敬請關注湖南專升本網!

湖南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