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首大學專升本考試大綱《環境監測》為2025年報考吉首大學專升本環境工程專業考生備考而整理,本考核大綱參考奚旦立主編的教材《環境監測》(第五版)進行編寫。本大綱適用于2024年環境工程專業專升本考試。
課程考核的要求與知識點
第一章 緒論
1、識記:(1)環境監測的概念;(2)環境優先污染物;(3)各類環境標準的概念。
2、理解:(1)環境監測的特點;(2)中國環境標準體系;(3)標準和技術法規的關系;(4)環境監測的分類。
3、運用:(1)環境監測的目的;(2)環境監測的一般過程;(3)環境監測技術的運用。
第二章 水和廢水監測
1、識記:(1)基本概念: 水體,水體污染,水體自凈,水質標準,水質監測項目等;(2)水質監測斷面;(3)水樣類型;(4)酸度與堿度;(5)COD;(6)BOD;(7)IMN ;(8)TOC ;(9)稀釋水與接種液;(10)底質;(11)活性污泥。
2、理解:(1)水質監測斷面和采樣點的布設原則;(2)水樣的保存方法;(3)水樣預處理的原因與方法;(4)汞的監測原理;(5)汞、鎘、鉻、砷的測定原理;(6)酸度與堿度的測定原理;(7)PH值的測定原理;(8)溶解氧、含氮化合物的測定原理;(9)COD的測定原理;(10)BOD的測定原理;(11)IMN 的測定原理;(12)揮發酚的測定原理。
3、運用:(1)水質監測方案的制定;(2)水樣COD值計算;(3)水樣BOD5值計算;(4)各類水質監測項目的監測方法。
第三章 空氣和廢氣監測
1、識記:(1)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2)分子狀態污染物、氣溶膠狀污染物;(3) PM10、PM2.5、TSP; (4)硫酸鹽化速率; (5)總烴與非甲烷烴;
(6) 光化學氧化劑;(7)質量濃度、體積濃度;(8)有組織排放源、無組織排放源;(9)空氣質量指數;(10)直接采樣法、富集采樣法; (11) VOCS 。
2、理解:(1)空氣監測站(點)的布設原則與要求;(2)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阻留法的原理; (3)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非甲烷烴、VOCS的測定原理;(4)顆粒物的測定原理;(5)污染源監測。
3、運用:(1)空氣監測方案的制定;(2)空氣樣品的采集方法;(3)各類空氣監測項目的監測方法;(4)空氣質量指數分級與評價。
第四章 固體廢物監測
1、識記:(1)固體廢物、危險廢物;(2)批量與份樣;(3)生活垃圾的處置方法;(4)熱值;(5)垃圾滲濾液及其主要組分。
2、理解:(1)危險廢物的危險特性;(2)固體廢物采樣點的確定原則;(3)生活垃圾的特性分析;(4)垃圾滲濾液的特性;(5)固體廢物危險特性的監測原理。
3、運用:(1)固體廢物的采樣方法;(2)固體廢物有害特性的監測方法。
第五章 土壤質量監測
1、識記:(1)原生礦物、次生礦物;(2)土壤有機質;(3)土壤背景值;(4)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2、理解:(1)土壤的基本性質;(2)土壤樣品的加工;(3)土壤監測采樣點的布設原則;(4)土壤樣品的預處理;(5)各類土壤污染項目的監測原理。
3、運用:(1)土壤監測方案的制定;(2)各類土壤項目的監測方法;(3)土壤環境質量評價。
第六章 環境污染生物監測
1、識記:(1)生物監測的概念和分類;(2)水污染指示生物法;(3)生物測試法;(4)總大腸菌群;(5)對空氣污染敏感的常見指示植物;(6)生態監測的定義及類型。
2、理解:(1)空氣污染生物監測;(2)土壤污染生物監測;(3)兩種常見的生物種類多樣性指數(MARGALEF多樣性指數、SHANNON-WIENER指數);(4)生態監測的發展和現狀特點;(5)生態監測技術;(6)生物群落監測法。
3、運用:(1)各類生物監測方法。
第七章 物理性污染監測
1、識記:(1)環境噪聲、聲功率、聲強、聲壓、等效聲級等基礎性概念;(2)振動加速度級、振級、Z振級等概念;(3)放射性、半衰期、照射量、吸收劑量等概念。
2、理解:(1)聲級計的工作原理;(2)環境中放射性的來源。
3、運用:(1)環境噪聲的監測方法;(2)放射性的監測方法。
第八章 遙感監測
1、識記:(1)遙感的定義、組成和分類;(2)植被遙感監測。
2、理解:(1)遙感的原理。
3、運用:(1)“3S”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第九章 環境污染自動監測
1、識記:(1)環境空氣質量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的概念及組成;(2)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的概念及組成;(3)污染源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的概念及組成。
2、理解:(1)我國環境質量監測網的組成;(2)簡易監測技術;(3)環境應急監測的分類與特點。
3、運用:(1)城市空氣、地表水、噪聲污染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的組成和應用。
第十章 環境監測管理和質量保證
1、識記:(1)準確度、精密度、靈敏度、檢出限等基本概念;(2)環境計量、環境標準物質; (3)標準分析方法; (4)環境標準物質; (5)基體與基體效應。
2、理解:(1)監測實驗室基礎;(2)監測數據的處理和結果表述;(3)準確度、精密度的內涵和表示;(4)監測結果的統計檢驗。
3、運用:(1)我國主要的環境監測管理制度的基本內容;(2)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工作的內容。
課程考核實施要求
1、考核方式
本考核大綱為2024年環境工程專業專升本學生所用,考核方式為閉卷考試。
2、考試命題
(1)本考核大綱命題內容覆蓋了教材的主要內容。
(2)試題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比例為:識記的占30%,理解約占40%,運用約占30%。
(3)試卷中不同難易度試題的比例為:較易占25%,中等占55%,較難占20%。
(4)本課程考試試題類型有填空題、名詞解釋、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計算題和論述題等形式。
3、課程考核成績評定
考試卷面分數即為本課程考試成績。
教材
1、教材
奚旦立.《環境監測》(第五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以上就是關于“2024年吉首大學專升本考試大綱《環境監測》”的全部內容,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常見問題、相關資訊,如考試動態、招生簡章、統考動態、湖南專升本院校、歷年真題、考試大綱、專升本等相關信息,敬請關注湖南專升本網(http://www.nxwepea.cn/)!

湖南專升本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